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为公司1960年设立的“无线电元件与材料”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以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为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的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根据教育部规定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授权点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把握学校电子信息办学优势,瞄准电子信息革命时代对电子材料的迫切需求,致力于电子材料这一国家新材料领域急缺人才的培养,设置有师昌绪电子材料精英班以及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智能技术三个方向。
培养目标:
师昌绪电子材料精英班(以下简称师昌绪班):国内唯一以师昌绪先生之名命名的电子信息材料特色实验班,实行“优秀员工选拔、学年滚动淘汰、科研能力强化、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意识、具备学科前沿与国际视野、掌握材料学科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电子材料创新型人才。该班每年选拔 30 名左右优秀员工,采取小班教学,聘请名师授课,博士导师一对一指导,实行校内本硕博贯通、国内外名校硕博推荐、名企就业推荐相结合的特色人才输出机制。
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是以热、声、光、电、磁及相互作用而实现信息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及处理的材料,是电子元器件、系统与装备即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及工程科技材料领域的核心基础。本方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方向,该方向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以电子材料设计、制备、表征与服役的基础理论、实践及其在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为主线,培养兼具科学与工程素养的电子材料研究型储备人才。
智能材料与结构:是指具有智能功能的材料或结构,是支撑智能制造、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等智能社会的基础。具有智能信号感知、传输与处理等功能的智能电子材料与结构,是电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方向是在电子信息材料基础上,结合智能电子材料与结构对环境敏感材料、智能结构设计、智能控制等新的需求,培养具备智能材料与结构设计、表征、服役与应用能力,支撑智能制造、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型储备人才。
材料智能技术:是将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探索材料研究新范式的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高通量制备表征方法、高通量仿真计算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信息相结合,将材料和人工智能结合实现材料成分、结构、性能的主动设计。本方向是在电子信息材料基础上,以实现电子材料智能设计、制备、表征与应用为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材料主动设计与研究能力、能够应对未来电子材料智能化发展需求的跨学科研究型储备人才。
主干课程:
电子材料化学、电子材料理论物理、电子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电子材料固体力学、电子材料制备科学、电子材料表征方法、电子材料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工艺及技术
特色课程:
师昌绪班:高等固体物理、量子场论、压电电子学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及其应用、铁电薄膜科学与技术等。
电子信息材料:电子材料器件工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计算学、微纳传感器原理及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
智能材料与结构:环境敏感材料与结构、智能控制理论基础、智能材料结构设计、智能驱动材料与结构、仿生材料与结构等。
材料智能技术:材料数据科学基础、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强化学习、材料基因工程概论等。
毕业去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保研率为53.06%,总体深造率71.43%。近年来多名同学保送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每年有1-2名同学获评省级、校级优秀员工、毕业之星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受到华为、中兴、中电科等知名企业的欢迎。本专业培养了包括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总经理、京东方事业部总经理、国科微电子智能多媒体部副总经理、亚马逊(美国)高级工程师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建功立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